〈哀悼耶穌〉 約1640 Jacques Sarazin學派 法國, 1588/92-1660 |
在基督教用語當中,「慟哭」一詞所表現的事件,是緊接「耶穌下十字架」的情節而發生。通常耶穌的遺體平放地面,或放在祭台式的石板上。慟哭的人們圍繞著他。一般而言,這與「聖殤」(Pietà)有所區別。「聖殤」所表現的主題,更著重祈禱的特點,通常只有聖母一人看守著耶穌的遺體。
作品屬於「慟哭」的情節,耶穌半躺在石板上,後方是聖母瑪麗亞,左方是耶穌最信賴的門徒約翰,右方則是抹大拉的瑪麗亞。在文藝復興時期,耶穌多橫躺於聖母的膝上,而在這件17世紀的作品裡,耶穌下半身置於石板上,頭部則置於聖母的膝上。抹大拉的瑪麗亞也從早期手持耶穌雙腳的形象,轉為抓住耶穌的手掌。
「慟哭」的情節有時描繪聖母昏厥在約翰、抹大拉的瑪麗亞、或天使的懷中,但此一形象受到「特倫特宗教會議」的譴責,在16世紀中期後已經消失。
薩拉辛生於法國的努瓦庸(Noyon),為1648年法蘭西美術學院的創辦人之一。曾於1639-1642年間指揮羅浮宮宮殿的裝潢工作,並於1654-1660年間擔任法蘭西美術學院院長。薩拉辛於1610-1627年間旅居羅馬,1628年返國,為首批將義大利的古典概念及風格帶回法國者,改變了當時流行法國的矯飾主義風潮,奠定法國17世紀初期的藝術新風格。
從主要的風格而言,這件作品明顯有別於當時流行的將博羅那(Giambologna, 1529-1608)的矯飾主義風味,排除了矯飾主義的蛇行形體。人物的衣著寬大,衣紋刻畫仔細,人體結構包裹在古典的限制以內,這些都具有義大利堅實的學院基本形式。哀悼的場面在部分的古典特性作為基礎下,同時又注入較輕鬆的巴洛克的人性溫暖,使得哀戚的場面,卻呈現另一種靜謐的氣氛。
〈慟哭〉這類作品在當時多為私人的委託供養品,以紅陶土作為媒材,原因可能在於陶土作品為未來石雕或金屬雕塑的習作,必須等到習作獲得青睞,才可能進一步轉為石雕或青銅。另一方面,從這件不完全稱得上「完整」(finished)的習作而言,整體的理想化處理方式似乎採用折衷做法。人物的表面肌里略顯粗糙,衣褶的稜角突出,線條的作用大過人物體積的形塑。相較於羅浮宮典藏的若干薩拉辛原作,似有所區別。此一差別除了門徒或仿作的可能性,另一原因可能正是習作的緣故。但無論如何,薩拉辛學派所建立的雕塑美學,仍支配著17世紀下半法國的雕塑美學,成為吉哈東(François Girardon, 1628-1715)藝術風格的先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