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2日

畫作:〈島嶼尖端的渡船夫〉

〈島嶼尖端的渡船夫〉
約1872
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法國, 1796-1875

          柯洛(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 1796-1875)19世紀法國最具影響力的風景畫家,1846年獲得榮譽勳章,同年被遴選為沙龍評審委員會的成員。1875225日去世前,沙龍於222日為其成立柯洛委員會,先納維業(Philippe de Chennevières, 1820-1899)日後在演講中宣稱其對柯洛的崇敬及友誼。嚴格說來,柯洛並非巴比松畫派(Barbizon School)的畫家,儘管與巴比松畫派畫家熟識,他實際到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作畫的機會並不多,他習慣跨足全法國,穿著農民式的罩衫作畫的做法更被其他藝術家仿效。在他的創作生涯裡,義大利的風景其實起了更大的作用,儘管有時他以小型的風景當中的農民人像受到喜愛,但將他定位為鄉間風俗畫家,實際上是一種錯誤。

       作品屬於柯洛1840年代最後20年創作的典型風格,多採用銀灰、綠色作畫。傳統的構圖與主題表現的慣例,帶有三或四層的景深:前景當中置入彎曲的樹形成一道拱,作為明確限定的前景,或限定視線範圍的側面布景;中景處的海岬和淺色水體的延伸;地平線由山脈的輪廓構成,遠距離的主題由遠景被提到前景,以表現遠方的效果,避免過多的細節干擾整體。以小角度傾斜對角線的空間構成方式,源於17世紀20年代荷蘭的風景畫。

色調的處理經常使用明亮的白色底色,並在所有的色彩當中置入白色,提高畫面的整體亮度,使之更接近室外的光線效果。陰影則採用新古典主義老師習得的不透明顏色表現方式。畫面具有分離的色調區,前景到後景的遞減色層明顯區分又流暢連貫,把前景畫暗,遠景比寫生畫亮一些,前後景的區別較寫生畫更加明確。柯洛在灰色範圍內尋求色彩變化,採用略帶綠色的灰色,以不同的亮度來創造驚人的綠色色階。一開始先處理最深色的關係,然後逐步處理到最淺的顏色,從最深到最淺多達20等。銀灰色爲柯洛造成了名聲,激動了兩代人的心靈。在色調統一方面,柯洛多以某個頂點或明亮點為基調。以這件作品為例,樹叢上端為橙色,其他色調則圍繞此基調,例如船夫頭部的紅色,船隻右下方的藍色,左右方船隻與房屋的褐色、黃色,形成和諧統一的效果。

在形狀處理方面,畫面當中出現了細鉛筆的作畫痕跡,在樹幹小幅度的彎曲面上,有著尖硬的鉛筆線條。樹葉不與樹枝連在一起,類似羽毛的畫法,顯得模糊、柔軟,一些評論家認為這種技法得自林布蘭(Rembrandt, 1609-1669)的蝕刻畫。另一方面,夏夫(Aaron Scharf, 1922-1993)表示,1840年代後期柯洛風格上的根本性改變,部分源於風景照相的影響。照射於物體上的強烈的陽光,看起來彷彿衝擊到堅實物體的結構,將陰影吞噬,並在樹葉之間創造一羽毛式的外觀,這在晚年繪製的樹木裡更為顯著,此一效果稱為「暈影」(halation),破壞了輪廓的明確性。同時,吹動的樹葉若被拍攝下來,亦自然呈現模糊的狀態。從1840年代末期起,在碘化銀照相法和銀版照相法(兩種早期的照相製版法)被特殊玻璃盤片取代時,此一做法非常流行。

       柯洛的抒情風格紮根於法國古典風景畫的傳統,強調結構上的清澈、明淨、穩定,觀念主要源自17世紀的羅蘭(Claude Lorrain, 1600-1682)。其中特別是光的概念,認為只有光才為風景帶來生命,也只有流動不定的光,才能賦予大自然生命。柯洛一方面喜歡自己的作品帶有古典主義的意味;另一方面,又對康斯坦伯(John Constable, 1776-1837)那種反璞歸真的自然主義感到親切自在。柯洛喜歡在靜寂的風景中加入一些靜寂的點景人物,如本作的船夫,但只作為依稀可辨的人形而已,從事著田園牧歌式或與鄉村有關的活動。他的創作過程多在夏天的鄉間完成大量作品,並利用冬天在畫室裡完成最後的作品。儘管自然主義畫家已開啟戶外寫生的觀念,柯洛送往沙龍參展的作品,仍可謂一種寫生畫的變體,多依照古典風景畫的構圖加以佈局。以這件作品為例,空間分為若干層次,前景較暗,遠景比寫生畫稍亮,前後景的區別較寫生畫更明確,並有分離的色調區。作畫的過程強調速寫,接著再補充細部,最後返回起初的印象。過程當中不時進行修改,經常補畫甚至重畫。

在法國,針對自然主義藝術家所進行的專題學術著作當中,柯洛的數量最為豐厚,尤其是有關他後期的作品。柯洛作品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所傳達的詩意,經常被視為詩人的作品。背景、人物像極了同時代田園小說家,例如喬治桑(Georges Sand, 1804-1876)筆下淳樸農村男女所在的寧靜場景,顯示了對阿卡迪亞田園生活的懷舊之情,以及對過往時光濃厚的感恩之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