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畫作:〈讓小孩到我這裡來 / 耶穌祝福小孩〉

〈讓小孩到我這裡來 / 耶穌祝福小孩〉
1540
Lucas CRANACH the Younger

德國, 1515-1586

        內容取材自〈馬太福音〉、〈馬可福音〉。有人帶著自己的小孩來見耶穌,要耶穌給他們撫摸禱告,門徒便斥責那些人。耶穌見了惱怒,對門徒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度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於是耶穌抱著小孩,給他們按手祝福。一旁滿臉不悅的門徒,有彼得(Peter)、雅各(Jacob, 原名詹姆士, James)與約翰(John)

        畫面首見一種反古典比例的傾向,可視為德國矯飾主義的始祖,人物比例差別很大,耶穌的身形最大,孩童的比例明顯過小。人物被置於層層疊疊的服裝與手勢之間,不見明顯的畫面中心人物。人物的目光皆朝向不同方向,畫面的焦點分散。
        門徒的形象呈現扁平狀態,前後空間的距離感與身體的量感不甚明確,例如手臂或扭轉的肩膀與身體的關聯,皆經過服裝或陰影的作用被加以抑制。空間感透過垂直面而非景深的安排,人物在背景中所處的位置因而不甚明確。門徒被集體推向畫面邊緣的位置,此為典型矯飾主義排列人體的方式。
        制式化的服裝紋理帶有裝飾性而非立體層次的性質,可視為晚期哥德風格的尾聲,此一克拉那赫工坊最後20年生產的繪畫裝飾手法,被提高到首要地位,表現方式更為繁瑣,以強調對服裝與日常生活細節的重視。這些大量生產的作品經常配合地方性貴族的品味,以表現家族的成員特性,不斷重複具有漂亮頭髮的婦女形象:包含淡褐色的頭髮、細眉空洞的眼框、S型的體態。優雅細緻的動作加上當代貴族的服飾,讓此類婦女肖像具有青春永駐的特性。

      「讓小孩到我這裡來」的題材多出現在歐洲北方的繪畫當中,源於克拉那赫和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之間的友誼,克拉那赫的工作坊使得此一題材普遍流行。此一時期宗教改革的觀點與「再浸禮教派」(Anabaptists)的觀點有所牴觸:再浸禮教派否認嬰兒洗禮的正當性,只認同成人洗禮;而嬰兒洗禮卻由路德所主張。畫中的白色服飾出現在新生兒身上,起因於在最虔誠嚴謹的新教家庭中,只有小孩有權利穿著白色衣服,其他顏色往往被視為可鄙;而虔誠的基督徒亦必須穿著樸素的暗色衣物,避免墮落與罪惡。
       「讓小孩到我這裡來」此一題材普遍的另一原因,則在於透過畫作,讓畫中的孩童成功作為一次洗禮的紀念,以及信仰的證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