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畫作:〈音樂的寓意〉







〈音樂的寓意〉
1871-1873
Hans MAKART

奧地利, 1840-1884

       馬卡是19世紀奧地利重要的藝術家,創作領域包括舞台設計、室內設計和服裝設計,影響了當時維也納上層文化與學院藝術。他於1870年代在維也納的環道(Ringstrasse)所做的公共建築裝飾設計,決定了維也納19世紀的文化風格,稱為馬卡風格(Makart style),影響力遍及當時的奧地利與德國。

馬卡早年曾跟隨當時重要的歷史畫畫家馮‧皮洛第(Carl Theodor von Piloty, 1826-1886)學畫,但是不同於皮洛第的傳統風格,馬卡的歷史畫主要是為了表達色彩的感性與輝煌,特別偏愛寓意性題材。這件作品即是馬卡為當時活躍的商人、政法家及藝術贊助者尼可拉斯‧頓巴(Nikolaus Dumba, 1830-1900)的圖書室所設計的寓意畫系列作品之一。頓巴的私人住家是當時藝術家與上層階級的社交中心。1871年頓巴委託馬卡為他的圖書室進行整體設計,除了這件作品之外,還包括六幅鑲嵌於牆上的作品。這件作品接近正方形,藉由四角以透視法畫出向上延伸的錐形柱,並區隔出四個畫面;最終的視點聚焦於小天使們環抱的圓形天體。而區隔出的四個三角空間,分別表現宗教性音樂、舞蹈音樂、軍樂及狩獵音樂。

馬卡的設計開啟了新興資產階級表現自我的全新概念以及他們在文化上的自我認知。頓巴圖書室的整體設計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成為資產階級室內裝飾的典範,並且被認為是一件整體藝術創作(total work of art)而備受讚譽。

 

        建築物裝飾性繪畫的特徵,往往具有繁複的主題和細節,容易分散觀眾的注意力。裝飾性的天井畫具有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欣賞模式,必須與建築結合一起觀賞,由於內容龐雜、畫幅巨大,需要一定的欣賞過程。這類畫作很少人會用近距離或嚴肅的態度來觀照作品,因此,畫家在創作這類繪畫時,相較於畫面完成度的關心,更注重整體觀念的表達。

        這件天井畫主要以委託人的妻兒為模特兒,舞蹈音樂裡的孔雀,為天后朱諾(Juno)的象徵,代表驕傲。孔雀象徵精神的重生,因每年秋天會失去羽毛,來年春天再重新長回,象徵基督的永生與復活。宗教音樂裡的月桂樹,為歡樂、勝利、永恆的象徵,因月桂樹為長青樹,葉子永不腐敗,貞潔的象徵。人面獅身則象徵人類存在意義的永恆問題。

天使盤旋而上的背景是天空,戲劇性的光芒,暗示遠處雄偉的建築,並扭轉出一群飛翔的天使。如此的幻覺主義,提醒了我們圖畫的安排似乎是在我們室外的頭頂,包含明亮的色彩,流動的人體。雲朵、天使、與人物內外雙層的動態漩渦,強化並聯繫了人物彼此的關係。

        馬卡繪畫的表面同時帶有精細繪製細節以及不平滑的厚塗顏料的應用的差別,主要源自文藝復興威尼斯畫派及德拉克洛瓦的影響。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