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

畫作:〈客棧內部〉

客棧內部
    約1881
Léon-Augustin L’Hermitte(1844-1925)
 油彩、畫布
180x195cm

        雷荷密特曾是福樓盟汀-杜波(Eugène-Samuel-Auguste Fromentin-Dupeaux, 1820-1876)與博瓦波杜蘭(Horace Lecoq de Boisbaudran, 1802-1897)的學生,1884年獲榮譽勳章(Legion fo Honour)。雷荷密特的作品皆從畫家自己居住的土地上所產生,畫家本人就是農民,經常賦予農村勞動以一超乎純粹寫實之上的悲憫情懷與崇高精神。雷荷密特在他的時代被稱為「黑白色彩的布荷東與米勒」(the Millet and Jules Breton of black and white),梵谷(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亦稱他為「米勒第二」(Millet the Second)

終其一生,雷荷密特的人物皆取材他的出生地埃斯納(Aisne)的聖父山(Mont Saint Père)的農民形象,畫面中央的男子為卡西米爾˙德漢(Casimir Dehan),人稱「卡西米爾老爹」(le pére Casimir),為盧˙查易(Ru Chailly)農場的農民。當雷荷密特繪製農民的大型畫面時,他可能亦同時使用了從梅嵩尼葉(Ernest Meissonier, 1815-1891)的版畫所取得的鄉間的房間與工具擺飾,這些亦曾出現在《法國人自繪》(Les Français peints par eux-mêmes)的出版品當中。

1880年後,雷荷密特開始創造他個人最著名的「莊嚴風格」(grand manner)系列畫作,刻意使用歷史畫般的巨幅尺寸,聚焦在農民辛勞工作時的神情與動作,營造出一系列具有紀念碑性質的農民主題畫作。這類的農民不尋求幫忙,也不在外進行罷工,亦不要求政治改革,採取一種驕傲的身段,自始至終不抱怨自身的命運。畫面當中工人寬廣笨拙的長褲,伴隨著潦草的皺摺圖案,為寫實主義素描最喜愛的母題。仔細的光線漸層的和諧,著迷於光線在不規律表面的遊戲,以及伴隨而來的明暗對比,充分顯示了雷荷密特熱愛巴洛克的光與黑暗的效果。雷荷密特專注於「光線彷彿鑿開平滑的表面,成為諸多團塊。」物體的素描伴隨著它們雕塑般的形狀、多角的輪廓,這可能源於他經常使用直線,將構圖堆疊起來的習慣,不僅為梵谷這位雷荷密特作品的仰慕者指出道路,也似乎預測了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與立體派(Cubism)的藝術。

技法上,雷荷密特代表了一種細緻、審慎發展的官方自然主義,以科學的態度處理色彩與構圖,以求與現實符合;作品很大部分亦可被視為農村勞作工具的重要圖像來源。靜物的描繪產生與觸覺有關的熟悉感,畫中人物的手部皆碰觸與身分符合的物件,強化物體的質感在觀者眼中的印象,反映了畫家對於觸覺以及指尖放到物體上的動作的興趣,亦是金字塔的穩定構圖當中人物動作感的主要來源。牆上整齊擺設的瓷盤、燭台、水壺的精心描繪,反映了畫家對17世紀靜物畫傳統的堅持。雷荷密特早期的作品細致地描繪農村生活,晚期的作品則反映了對農村純真生活的逝去所形成的浪漫主義懷鄉症。                                                             

雷荷密特的作品標示了法國19世紀後半葉藝術的「中庸之道」(juste milieu)的路徑。此時,法國美術學院伴隨著風俗畫的逐步取得勝利,開始進行學院藝術的稀釋,並逐步擴散。此一過程經常伴隨著「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採取折衷式的手段,處理從題材的選擇到技法的創新等問題,形成法國自身獨特的「國家特性」(national character)

晚近對雷荷密特興趣的復甦,起於1974年於威斯康辛州Oshkosh的潘恩(Paine)藝術中心與亞伯雷頓(Arboretum)所舉辦的個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