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雕塑:〈帕里斯劫持海倫〉

〈帕里斯劫持海倫〉
仿
Pierre PUGET

法國, 1620-1694

      作品取材希臘神話,講述特洛伊王子帕里斯(Paris)為了得到最美女子海倫(Helen)的愛情,而將象徵「最美女神」的蘋果交給維納斯(Venus),前往斯巴達奪取海倫的時刻。站在船上穿著軍裝的帕里斯拉著海倫的手,掙扎的海倫被隨從強抱上船,透過三人的互動,捕捉著搶奪海倫的戲劇性時刻。

 

        作品令人憶起伯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 1598-1680)的〈阿波羅與達芙妮〉,海倫悲劇性的臉孔,則類似伯尼尼〈被劫掠的珀耳賽芙涅〉裡的珀耳賽芙涅(Persephone)。人物由上而下組織的方式,亦類似吉哈登(François Girardon, 1628-1715)的〈被劫掠的珀耳賽芙涅〉。

         作品具有巴洛克時代的藝術典型,將一件雕塑與另一件雕塑彼此鎖定,以吸引觀眾進入造形群體的作法。普傑以中央的基柱為中心,充滿張力及扭曲的人物,包含海倫向外延伸的手臂,以及緊抓海倫的其他人物的手臂與腿部的平行斜線,共同形成一統一的平面節奏,以及環繞的空間效果。

        作品同時呈現了人體自然的美感及衣飾的效果,在人體與衣飾彼此緊密的串連當中,形成戲劇化的效果。伯尼尼人物扭曲的動力論(dynamism),以及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577-1640)豐盈的肉體感,在此合併為一複雜有力的線條與形態,將人物的重心上下游移,成為一以海倫為中心的、相互折衷妥協的內聚效果。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