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1日

雕塑:〈洗腳女郎〉

〈洗腳女郎〉
Edgar Degas

法國, 1834-1917

       竇加為19世紀末法國最偉大的畫家兼雕塑家,74件塑模的作品,只於1919~1921年間透過Hébrad鑄造,多數蠟模皆於去世後才在工作室被發現。對竇加而言,雕塑不過是他捕捉模特兒運動感的方式的其中一項工具而已,一生只同意於1885年的印象派大展,展出一次某件雕塑作品。
        
              竇加的雕塑創作大膽追求實驗性,效果首先表現在題材的選擇上。他經常選擇如芭蕾舞者、浣衣婦、沐浴的家庭主婦等不尋常的題材,乃是因為「芭蕾舞者與家庭主婦的描寫,較諸森林小仙女及斯巴達勇士的描寫,是較少為人所知的。」其次則是媒材的使用上。在作塑像時,他習慣用手指觸摸模特兒全身,以便將雕塑的「感覺」傳遞到待塑的蠟土上。同時,他不採用傳統雕塑經常使用的人體骨架,改採伸縮性的鐵絲,來塑造人物的型態。有時甚至利用軟木塞,來作為內部的填充物。
竇加的革命性雕塑主要仍關注於傳統的形式問題,如對動作的持續加以實驗。以〈洗腳女郎〉為例,首先,目標即在於掌握女孩瞬間的運動效果。其次,竇加從未製作銅鑄塑像。90年代末期起,由於逐漸喪失視力,只進行蠟像雕塑,所有的鑄型都是去世後由蠟模翻製。由於蠟像的脆弱本質,使得這些蠟像在竇加去世後有著必須被翻成青銅的急迫性。由去世後公開的青銅餘模可見,當初蠟質細節的痕跡一層又一層,帶有連續表面的斷片效果,並形成大小面不同角度的光影反射,這些,都使得翻製後的青銅雕塑,仍帶有原來蠟像的新鮮活力。基於上述特性,竇加因此被歸為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之列,儘管竇加從不承認自己是印象主義者,甚至自認為十足的古典主義者(Classicism)
同時,這件作品在張力效果的製造上,表現在下列兩方面:女孩的粗糙模糊形體,對比於水桶的平滑具體。女孩彎腰的瞬間動作,亦強烈區隔於水桶無運動感的物質特性。對身體的平衡感的重視,才是他關心的對象,因而臉部的表情常常被刮除或抹平。
        竇加的古典主義身分可確實見於這件作品當中的水桶形象。女孩腳邊的水桶,呈現著大塊面平滑細緻的表面,強烈地對比於女孩形體本身的凹凸、小面處理及斷片痕跡,明顯是一種古典主義的做法。這說明了竇加意在提醒觀者,他的創作並非印象主義的「未完成性」,而是屬於古典主義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