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畫作:〈聖母子與施洗約翰〉

〈聖母子與施洗約翰〉
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
法國, 1825-1905

       

布葛赫1825年出生於法國的拉˙羅榭(La Rochelle)1846進入巴黎美術學校的皮科(François-Edouard Picot)畫室習藝,1850年獲羅馬大獎(Prix de Rome)1876年成為法蘭西美術學院會員,1885年獲榮譽勳章(Legion of Honor)。布葛赫為法國學院派巨擘,當時的沙龍展甚至有「布葛赫沙龍」之稱,一生的油畫作品總計826件。在日後學院派長期慘遭批評的歲月當中,1980年代在法國與美國舉辦的幾次展覽,才重新獲得評價。

題材遵循了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 1483-1520)創作此類作品的原理,構圖與可親的人物臉孔的表現方式,令人憶起拉斐爾的聖母像,但理想化與溫情的作風,更甚於後者,拉斐爾的聖母像被重新塑造成一現代義大利女人的樣貌。構圖採取文藝復興盛期的金字塔三角形原理,結合了聖母瑪利亞、聖子耶穌與施洗者約翰。幾何學的原理並非特別明顯,但三角形令人聯想到三位一體。在聖母、聖嬰、施洗約翰所形成的大三角形之間,聖嬰與施洗約翰又形成另一個小三角形,將耶穌與施洗約翰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同時,耶穌所在位置的中軸線,又再度將觀者的注意力帶回聖母身上。聖母手中的紡棰,帶著強烈的象徵性原理,就聖母的女性身分而言,無論是富貴人家或是貧窮家庭,婦女總要學習針黹紡紗,為未來的婚姻作準備。紗線,又象徵了命運三女神拉刻西斯(Lachesis),她紡的是人們的生命線,隱喻了耶穌與施洗約翰未來的命運。然而,畫中幸福美滿的景象,瞬間被聖母的手勢與以抵消,她的右手碰觸了紡錘的尖刺,象徵了聖嬰未來的釘刑。此一手勢可能源自蘭德勒(Charles Zacharie Landelle1812-1908)〈聖母的預感〉(Les pressentiments de la Vierge, 1859)

布葛赫的人物面貌往往有著單一類型的雷同度,姿態充滿天真。兒童的姿態取自拉斐爾的作品,在他的工作室裡經常擠滿了喧鬧的嬰孩,不時與他們玩耍。他坦承除了色彩的追求,這些嬰兒並不經常用來作為素描的工具,多數時候依舊在羅浮宮裡尋求古代雕塑的借鏡。對比於傳統的宗教畫,布葛赫在此消除了傳統宗教畫經常具有的軼事的細節,並以不具名的一名年輕母親,在身處無時間性的風景當中,提供母愛的理想化視覺效果。

        布葛赫的人物以高度攝影般的技巧加以繪製,但高度還原的形象,卻在學院式的姿態以及油畫表面蠟質般的光澤下,將此攝影般的質素徹底弱化,成為令人讚嘆不已的「真人畫」(tableaux vivants)。此一現代的技法,讓此一改編自古典的新的藝術語言,迅速有利於商業收受的拓展,影響了20世紀初許多感傷情調的明信片。然而,某些藝評家仍認爲這幅畫的色彩太過俗世,雪斯諾(Ernest Chesneau, 1833-1890)1864年出版的《法英現代藝術與藝術家》(L'Art et les artistes modernes en France et en Angleterre)中認為:「……處理的方式過於簡單,畫家的意圖過於商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