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5日

畫作:〈安娜貝拉‧邦德利小姐肖像〉

〈安娜貝拉邦德利小姐肖像〉
1768
Sir Joshua Reynolds

英國, 1723-1792

       雷諾茲於17691789年的20年間擔任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長,將「勤奮」定為美術學院的基本原則,使繪畫在英國被尊為人文科學的一部分。雷諾茲的風格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典型風格,每年一度的《講演》(Discourse),自1769到1789年間,共舉行15次。雷諾茲發表講座期間,從英國歷史取材的英雄主題,相較於古代的歷史,更博得廣大迴響,原因主要在於此一時期戰爭與日俱增所形成的,對於藝術良知的衝擊,其次則是藝術協會年度頒發獎項,對英國藝術家形式上的鼓舞。

 雷諾茲的觀點與法國皇家美術學院的勒布蘭(Charles Le Brun, 1619-1690)接近,反對浪漫主義,主張理性思想的體現。在英國本國內,雷諾茲的理論與根茲伯羅(Thomas Gainsborough, 1727-1788)相反,認為藝術不是靈感的產物,而是基於理性所指導的文化經驗之上的產物。藝術的目的在於道德的增進,因此,偉大的藝術家必須不斷地追求莊嚴與崇高的題材,避開卑下和不體面的內容,雷諾茲因此也極力反對荷蘭畫派。

 

雷諾茲可能是歷來最多產的肖像畫家,一年內有超過150人委託他繪製,一生共生產2000多幅肖像畫。[1]畫面上的肖像人物為安娜˙貝拉(Anna Bella),身穿羅馬時代的衣袍,裝扮成天后朱諾(Juno)的形象。天后希臘名為席拉(Hera),為宙斯之妻,經常頭戴后冠,呈現俊秀、莊嚴的美。身旁的孔雀為其標誌,古代祭祀天后時,多獻上孔雀。雲端上的人物為維納斯,身旁的鴿子為其象徵物,象徵愛情。據傳維納斯的魅力來自於其腰帶,擁有此一腰帶者,會使對方產生熱情和慾望。朱諾為了挽留宙斯,向維納斯借用此一魔力腰帶,以維繫夫妻的情感。此畫歷時5年方才完成。這類將當代人物化身為古典女神的做法,最早源自17世紀詹姆斯一世(James I, 1566-1625)時期的宮廷建築師瓊斯(Inigo Jones, 1573-1652)為化裝舞會所設計,被繪者經常呈現為彷彿參加一些隆重的化裝舞會或芭蕾舞會的場合,畫面並強調從背景突出的效果。

雷諾茲所創立的這類歷史肖像畫(portrait historique)多基於古典雕像而繪製,被賦予莊嚴和歷史畫的性質,以人物的盛裝、構圖的紀念碑性質、巴洛克式的華麗、深刻的個性心理描寫、以及親切優雅的特點相結合。不重視服飾的時代準確性,改以象徵性的服飾。畫面真人大小的全身像,有效地強調畫中人物的財富和地位,把現實人物與歷史畫的雄偉相結合,形成一種「高雅的肖像畫」,讓肖像人物穿著古典神話的服飾,扮演歷史畫的角色,並成為英國肖像畫的一大特色,但這類歷史肖像畫卻經常被詬病為抄襲。

 在細節方面,筆觸沉重稠密,厚塗的畫法。維納斯金色的服飾為最後上色的部分,無疑受到提香(Tiziano Vecelli, 1490-1576)、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啟發。畫布銀色的背景,構想則來自委拉斯貴茲(Diego Rodríguez de Silva y Velázquez, 1599-1660)。將女士立於雲端展示其不朽樣貌的構思 ,則出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1638年繪製的〈扮作命運女神的Southampton伯爵夫人〉(The Countess of Southampton as Fortune)。寬大、高貴的衣褶充滿精確度(de rigueur),排除當代的時尚衣飾。人物的性格,藉由深思熟慮所選擇的佈景道具、環境的細節、風景,而有所襯托,整體呈現果敢的姿態。雷諾茲聲稱可以在4小時內畫完一幅肖像畫,他對於色彩並不專精,人物肖像臉頰的胭脂紅色,在顏料乾燥之前,經常都已開始褪色。

 

 18世紀英國的藝術贊助者很少收購歷史畫,多投入家庭肖像畫與古代大師的傑作。即便有少數,也多集中在雷尼(Guido Reni, 1575-1642)或多門尼奇諾(Domenichino, 1581-1641)的畫作。此一狀況持續貫穿整個19世紀,藝術家經常抱怨,他們已無充裕的資金專攻歷史畫,但行政單位仍偏向讚揚歷史畫的高尚本質,而非在經濟上行之有效,迄1870年代,僅存寥寥無幾的藝術家,接受國家約600~1200法郎的微薄委託金。  



[1] 雷諾茲繪製一張半身像,金額約24基尼(guinea),約一名勞工1年的薪水。在其最負盛名之時,一幅全身像要價200基尼,約一名勞工10年的薪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