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書評:H. W. Janson(1913-1982), History of Art

西洋藝術史名著導引系列(一)
H. W. Janson(1913-1982), History of Art
(中譯本:《西洋藝術史》,幼獅出版社。)




        多年來,對美術史有興趣的志工朋友們,常常都會問我,藝術史究竟都看些什麼書?而往往,我推薦的首選正是Janson教授的《西洋藝術史》,雖然,這本書的中文版目前已經絕版,只能在一些大學圖書館或鄉鎮的圖書館借閱。

        妙慧最近剛讀完這套書的其中兩冊,也想到多數志工們,不知已在浩瀚的書海當中翻滾多少回了。我擔任博物館的志工今年正好十年,過去學校所學的,在此正好發揮深度的驗證機會。而擔任大隊長以來,除了幾次和各位分享館藏作品的經驗,似乎還不曾公開和大夥兒聊聊專業藝術史的研究面向。博物館的志工最近湊巧又新進了一批生力軍,想想,就趁著這個機會,來和大家聊聊Janson這部經典的藝術史名著。

        Janson的這套書對我來說算是大學時代的部分回憶。目前任職東京國立博物館,已獲京都纖維工藝大學博士候選人的林煥盛,大學時代是我的室友。1988年他準備台大藝研所的入學考時,書架上擺的正是這套堂皇巨著《西洋藝術史》,而翻譯這套書的曾堉教授,當時也正在輔大織品系任教,總的加起來,對這套書的初步印象,總不免有一些親切感。煥盛當年很推崇這套書,加上他後來如願考上台大藝研所,也讓我覺得這套書,「好像」是一部「很重要」的書。也因而,多年後我踏入藝術史的研究領域,一開始想到的,正是這套大部頭。

        Janson教授當年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這套書的原文版第一次出版於1962年,之後陸續再版,並不斷補充內容,直到如今,仍列為美國學習藝術的學生的基本「教科書」。對於現在許多歐美青壯輩的藝術史學者而言,例如Vernon Hyde Minor,這套書亦是他們學生時代的回憶之一。這套書除了裝訂牢固、莊幀精美、排版美觀,在圖片方面效果尤其良好,甚至連黑白圖片都能呈現從暗到亮的完整色調,很恰當地紀錄了原作的原始樣貌。最初的版本將彩色插圖另外單獨成冊,方便讀者閱讀比對。但之後的版本,仍將圖片置於內文當中,不再單獨分出。

        Janson教授的行文,整體而言,清晰、精確、嚴謹,某種程度上,帶有專業口語的解釋性質。細讀全文,可以感覺到,整部書可能是出於一種「速記」的形式,類似上課的筆記。尤其,當他在解釋圖片內容時,明顯流露著聆聽某某老師上課,同時對照著牆上的幻燈片的那種口吻,人稱主要以第一人稱的「我們」為主。例如這樣的語句,「現在讓我們看一看十五世紀…」,「談到這裡,我們要提一提…」,「請看看…」、「我們應該設法先了解…」。讀到這些語氣時,讀者也自然會隨著他的話語調整觀賞的方向,完全是一種類似課堂的上課模式。(我們的學輔長耀滄寫的文案,某種程度上便是受到Janson的影響。)

        但Janson的口語化並非完全只是課堂上的口頭紀錄而已,由於涉及藝術史的解釋,某些段落經常也會顯得難懂,或過於渲染,特別是對那些未曾接觸過藝術史,或剛入門的藝術史學生而言。從文章編排格式來看,首先,在文章的幾個主題段落之前,一定會先出現小標題,以提供接下來的主題敘述。這些標題多半以國家、地區、媒材、城市、人名為主,已先構成了一不算小型的專有名詞系統,許多不具西洋藝術史概念的人,往往在一開始接觸這些專有名詞後,隨著閱讀的頁數增多,前後的概念便開始混淆了。

        其次,對於這些主題的進一步敘述,Janson並非只是進行簡單的介紹,他會不斷加入一些重要的細節,包含政治、經濟、文化、媒材、技法、母題…等層面。儘管較複雜的專有名詞的數量並不算龐大,但單單以有關建築、雕刻、繪畫的技術性作法所牽涉的內容為例,特別是17世紀以前的章節,對於剛入門的讀者而言,恐怕便有些吃不消了,要耐心閱讀完畢,並不容易。

        此外,由於Janson喜歡對兩件作品進行同步比較,因而,在篇幅有限的文章段落裡,必須在對兩件作品準確描述後,盡可能作出扼要的結論。這些結論對於有基礎的讀者而言,優點是很精準地提供給讀者一平常不易自行歸納分析出的準則,讀者因此可從中獲得重大的藝術史觀點的掌握。但對於較不具基礎的讀者,在相對簡短精要的描述底下,一下子要完全掌握其中的異同,也不是容易的事。

        在專業的藝術史觀底下,如同當時其他傑出的藝術史家一般,如宮布里赫 (Ernest Gombrich)、Frederick Hartt…等,Janson的藝術方法論主要還是建立在「欣賞」的角度,而不是當代藝術史研究視為主流的各種「方法論」和「批評形式」。在Janson的書中,一些與「欣賞」的概念有關的辭彙,如「靈動的」、「輕巧的」、「優雅的」…等,間斷性地出現在文章的段落裡。對熟悉當代藝術方法論的人士而言,這些字眼,可能並不符合一種「科學化」的研究方法,因而,乍看之下,雖能立即接收到這些形容詞的原始感官字義,但要運用這些字眼來進行更嚴格的作品審查或藝術史分析,以現在的主流觀點來看,可能並不符合多數學院追求的標準。

        但儘管如此,對於一個不熟悉藝術史領域的讀者而言,例如非專業學經歷的博物館的志工,Janson這種某種程度上透過「欣賞」的字義,來讓讀者「意會」藝術品的審美經驗,我相信仍擔負了踏入藝術史領域的部分重要功能。

        另外,就藝術史的內容及史觀的建立方面,這套書對於曾接觸過的讀者而言,所呈現的反應是難易不一。有志工告訴我,其中的專有名詞、歷史解釋又多又雜,重點段落雖然清晰明瞭,但前後文的意義有時並不容易讀懂。也有的誇它段落分明,重點一覽無疑,整本書沒有絲毫的贅言。有的則是覺得翻譯的語句不夠口語,對於語句的理解,需要反覆推敲…。我的看法是,這套書並非一套「介紹」或引導你「欣賞」藝術品的書,而是一部「完整」、「紮實」藝術史,需要你花時間仔細從頭好好閱讀。就客觀的角度而言,雖然世界上無所謂「唯一正確」的歷史或藝術史,但Janson所提及與藝術有關的內容,和真實的歷史或藝術史其實相距不遠。更重要的是,以各單冊的前言為例,在談到例如「中世紀」、「文藝復興」、「新古典、浪漫主義」等概念時,Janson並未如坊間的著作般,習慣性地賦予這些時期一種人云亦云或過於武斷的陳腔濫調結論。他的做法是,先仔細地列舉這些制式化定義的觀念來源,然後帶著某種程度上顛覆的傾向,將這些主觀、過時的概念,導向一個更合理、也更多義的理解水平。因而,我們可以看到,「中世紀」不再只是一個缺乏藝術水平的「黑暗時代」,「新古典、浪漫主義」也非全然對立的兩個藝術個體。敏感的讀者在閱讀完各單冊的前言之後,往往已經先開啟了一扇前所未有的藝術理解,對於接下來書籍內容的客觀性,也更容易產生信賴感。

        相對於原文著作,台灣的中譯本則顯得較為貧弱。文字校訂、內容編排尚可,插圖的效果則與原文書相距甚多。但以80年代當時的出版規模來看,這套書在當時所呈現的教育意義及開啟新知之大,恐怕已讓我們不忍心苛責它在印刷、校訂方面的缺點。
  
        此外,中譯本雖署名曾堉教授翻譯,但內行的讀者應可看出,翻譯的文字係出自學生的「課堂報告」手筆,之後才彙集成冊。因而,除了有些語句不順,一些語辭顯然翻譯不當,不符合專業的藝術術語,有些甚至嚴重誤譯,例如,將「矯飾主義」譯為「形式主義」,與20世紀初期弗萊(Roger Fry, 1866-1934)的「形式主義」相混淆。這些,似乎也只能期待將來重新取得版權的出版單位,在文字上進一步斟酌了。
  
        這套書亦有一濃縮精華版,書名為History of Art for Young People,由Janson父子合著。台灣同樣有中文翻譯版,書名為《美術之旅》,由桂冠出版社出版,唐文娉翻譯。這本書的中文翻譯較為完善,可惜也已絕版,同樣只能在大學圖書館或鄉鎮的圖書館借閱。

        有興趣閱讀這兩套著作的讀者,建議先閱讀四冊的《西洋藝術史》,先有個雛型及基本概念。之後再閱讀《美術之旅》,囊括四大冊的精華,以及掌握較正式的美術用語。之後,再重新細讀四冊的《西洋藝術史》,建立完整的藝術史脈絡。這樣的閱讀方式,應該可以順利達到吸收Janson教授著作精華的所在,也可以間接避免一開始閱讀不當書目的風險。

        Janson的《西洋藝術史》在古代藝術到19世紀這段期間的藝術史分析巨細靡遺。但在1950年代以後的方面,尤其是1980年代以後的內容,由於關係到Janson個人的所學及生卒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藝術史分析,顯然不是他個人所長。因而,本書雖歷經多次改版,與前期的藝術史分析相比,最後這部分仍顯得份量較輕。同時,以台灣中文版目前只能找到當初絕版的版本為例,其中自然不包含80年代以後的藝術分析,這可能是中文版讀者目前唯一的缺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