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畫作:〈廚房一景〉

〈廚房一景〉
1646
 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法蘭德斯, 1610-1690
                                                                                                                                                              
         

作品主要描述農民在節慶來臨時,家庭成員在廚房裡的忙碌情景。人物造形主要承襲布根第(Burgandy)的藝術傳統。在1477年以前,法蘭德斯屬於布根第公國的統治,人物的主要形象為「矮胖」,婦女時裝裡面多套上十來條襯裙。在日常起居上,多數的農民住在茅屋裡,一大間房子配置一個壁爐。

畫面主要描述四旬齋(Lent, 24日到310)之前的進食情景。從11月起,幾家農戶聯合起來殺豬,以供應聖誕節起的節慶。而在四旬齋前,必須在狂歡節(Carnival)[1]的最後期限內,吃掉所有剩餘的肉、蛋、奶酪類食品。

 

      自從中世紀早期,牛隻、豬隻被養肥以用於聖誕節的宰殺,已成為11月的代表形象,一般被視為過冬的慎重儲藏品,意味著對於智慧的生活方式的訓誡。同代的庫姆賀(Dirck Volckertszoon Coornhert, 1522-1590 )在所著的《論禮儀》一書當中,視「審慎」為生活當中的決定性因素。他寫道:「『審慎』,是唯一的女主人,足以教導人們如何善用財富、健康、生活本身,以及其他美德。……」

17世紀的社會當中,肉類是昂貴食物的代表,是富裕階級的專屬食物。在羅馬天主教的曆書中,豬肉亦作為精美的食物,象徵財富、快樂、豪奢。畫面當中,巨大的豬肉形象成為佔據整件作品的主要意象,象徵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壁爐上靠牆的木板,形狀酷似十字架,正是對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思考。壁爐下方的桌上,則放置了盛有葡萄酒的酒杯,象徵耶穌的血。整組畫面彷彿一件耶穌受難畫,場景帶有聖餐禮的儀式。

    死亡的豬隻意象佔據了畫面的主要地位,而忙進忙出的成人及遊戲玩耍的兒童,則處於次要地位。然而,即使豬肉的軀體暗示了耶穌的死亡,這件作品仍表現了物質主義的主題,包含豬肉、乳酪、葡萄酒、氣球(豬膀胱製成)在內,都象徵了一個物質世界──此時此刻的現世生活的反映。配合著齋戒前的狂歡節時令,肉類及吹氣球的遊戲,正代表了肉體的誘惑以及縱慾,成為世俗的具體象徵。乳酪象徵道德的敗壞;豬膀胱作成的氣球,表現瞬間消失的熱氣流,成為一種浮華的象徵,象徵拉丁諺語「人如氣泡 (homo bulla)」。此一傳統主題,象徵名望亦如過眼雲煙倏忽而逝,通常用來暗指有些藝術家過份依賴社會輿論,就好比一團熱空氣,難以獲得持久的聲譽。作品表面上描繪著農民的節慶場面,但耶穌的死亡以及復活,上帝變成人間的肉身,才是畫面傳達的真正主題。在這件作品當中,在看到部分慾望的滿足同時,也見到了宗教上的若干警訊。

 

    小特尼爾(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1610-1690)經常在畫面的背景牆上繪製一農夫的圖像,以克林治(Margret Klinge)所著的《大衛˙小特尼爾──繪畫與素描》(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Paintings & Drawings)裡的畫作作為考察樣本,其中14幅出現牆上繪製素描頭像的作品裡,當中有12幅畫作的下方具有簽名,比例不小。而這14幅素描頭像當中,其中8幅在頭像上方標示了作品的完成年代。由於這類畫作親筆簽名的比例不小,若說頭像素描亦帶有作者簽名的功能,則可能性似乎不高。此外,這些素描頭像的人物特徵多呈現農民的形貌,與特尼爾曾繪製過的農民半身素描像極為雷同,且與特尼爾本人的形象明顯有所區別。因此,這些素描頭像的身份,應該多屬農民階級,而非藝術家本人。其中一幅頭像,克林治在書中明確描述為「一名老農民的頭部素描。」

 

小特尼爾是法蘭德斯最好的風俗畫畫家,是安特衛普畫商競相訂購的對象,這幅作品即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農夫風俗畫(peasant scenes)。筆下的人物不像布洛瓦(Adriaen Brouwer, 1605-1638)筆下的粗鄙農民,呈現的是有教養及乾淨良好的形象,在1819世紀頗受到喜愛。畫面偏愛強調局部與光線瀰漫的色彩路徑,不斷暗示物體的肌理特性,農民經常沐浴在一片宜人的光線中;兒童的形象亦經常出現在作品當中。

         小特尼爾可能是18世紀觀眾與收藏家召喚農民生活時,最常被引用的藝術家,被伏爾泰(Voltaire, 1694-1778)、狄德羅(Denis Diderot, 1713-1784)、德˙博耶(Jean-Baptiste de Boyer, Marquis  d’Argens)、馬榭(Jean-Baptiste Massé(1687-1767)拿來與華鐸(Jean-Antoine Watteau, 16840-1721)進行比較。而對於特尼爾的興趣,直到晚近才復甦,尤其是在1991年安特衛普的個展之後。

 

 

 

 

 

 

 

 



[1] 狂歡節(Carnival)為拉丁語「肉」(carnem)、「放在一邊」(levare)兩個語詞的組合。起於聖灰星期三前三天(21)或主顯節(16),持續到四旬齋開始之日(24)或週末。須在四旬齋之前吃掉所有剩餘的肉、蛋、奶酪類食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