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3日

畫作:愛神的菜單

 

愛神的菜單
Jean Ernest Aubert(1824-1906)
1884
油彩、畫布
85.1 x 68 cm


厄尼斯歐貝赫(Jean Ernest Aubert, 1824-1906)早年跟隨父親學習版畫,之後進入巴黎美術學校師事德拉霍許(Paul Delaroche, 1797-1856),以版畫獲得1844年的羅馬大獎(Prix de Rome)

        畫中三位可愛的小天使圍繞著一位煎馬鈴薯條的女販,一個跪下來探看爐火、一個拿著錢幣和竹籃,另一個則踮著腳尖意圖偷吃煎薯條,非常俏皮可愛。一旁左方樹枝上懸掛著販售的招牌:「愛神的菜單,煎馬鈴薯」。歐貝赫以簡單樸素的淺黃色背景,搭配人物童稚逗趣的動作,成功烘托出一幅柔美又不失逗趣的畫面。
        
這類結合古典元素的作品在19世紀後期逐漸增多,由於人們對古希臘羅馬或考古主題的新古典主義已漸感疲態,取而代之的是純粹追求美感和歡愉的作品。

 

        作品的風格屬於1848年興起的新希臘派(Néo-Grec),興盛期約在1848~1865年間。「新希臘派」一詞由戈提葉(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命名,源於1848年起挖掘龐貝(Pompeii)古城,以及更早於18世紀末挖掘赫丘拉努城(Herculaneum)的風潮,因此又稱為新龐貝派(Néo-Pompéins)。其崛起除了戈提葉(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 )在《監測》(Moniteur)雜誌的鼓舞,亦得力於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 1808-1873)的支持,在官方與新希臘派藝術家之間扮演了媒介的角色,並間接成為抵制激進的現實主義(Realism)的,另類的「官方的現實主義」。

        題材以軼事為主,杜撰的情節頗具當代風味。新希臘派從古希臘尋找題材,表現希臘人日常生活的各種瑣屑細節,作風精緻、優雅、甜美,經常富於官能肉慾的魅力,因而被依照希臘詩人阿納克雷昂(Anacreontics)的名字稱為「阿納克雷昂派」(意為讚美愛情、美酒)。由於被視為龐貝藝術在法國的本土化,因此被大眾廣泛接受,艾克曼(Ackerman)描述他們的主題「有別於傳統的學院理想,反對格萊爾(Charles-Gabriel Gleyre, 1806-1874)嚴肅、晦暗的色調,追求輕快、詼諧的樣貌。……此一新的風俗畫類型,顯現少見的別出心裁與博學,經常帶著情色、細緻、多采、感官的意味。」

 

        此一精緻、甜美的作品當中,小愛神所處的日常飲食生活,充滿了理想化的感官與歡樂,反映的正是資產階級的社會,對比於寫實主義「勞動、喧囂的生活」。傳統神話人物的生活場景,被轉換為當代平庸瑣屑生活的新觀點,暗示了資產階級的現代生活,實則等同於古代貴族或神話人物的意象,但將傳統高貴的主題予以揚棄。新希臘派呈現了與雄偉題材分道揚鑣以及對英雄化、道德化的厭惡,他們對人類非重大事件的次要行為更感興趣,容許繪製人性的弱點。以這件作品為例,三位小愛神的種種行為,只為了滿足天真的口腹之慾,而有著不同的人性反應。雖是想像的畫面,但證明資產階級的生活值得如同神話場景及主題般來繪製。

        畫面的婦女及兒童形象為新希臘派最常見的母題,婦女身旁經常伴隨著小愛神的出現。此一制式化的模式,引起了波特萊爾(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1859年沙龍展的嘲諷:「愛神,無可避免的愛神,糖果商眼裡不朽的邱比特,在此流派當中扮演了主宰與萬能的角色。是此一殷勤、撒嬌的共和國裡的總統。」儘管如此,新希臘派的作風仍吸引了資產階級的藝術品味,藉由畫幅不大卻洋溢著甜美的場景,觸動著大眾的共同情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