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5日

畫作:〈卸下聖體〉(傑拉˙大衛工作坊)

卸下聖體
Workshop of Gerard DAVID
1460-1523
油彩、木板
36.9 x 26.7 cm


畫面主要描述耶穌受刑後,被卸下十字架的情景,宗教主題充滿了溫柔的慈悲。畫面右方為約瑟(Joseph)為耶路撒冷猶太立法機構一位來自亞利馬太城(Arimathea)富裕公正、地位尊貴的議員,人稱亞利馬太的約瑟。約瑟是耶穌的門徒,由於害怕猶太人迫害,一直秘密作為耶穌的門徒。他請求當地的羅馬總督彼拉多(Pilate),准許他把耶穌的遺體從十字架上降下取回,利用上等的細麻布,連同法利賽教派的教徒尼哥德姆斯(Nicodemus)所帶來一百斤[1]的乳香[2]和沒藥[3],將屍體包好再用帶子纏住。立在梯子上端者即為尼哥德姆斯。
畫面左下方著藍色衣袍親吻耶穌手臂者為聖母瑪利亞,左方著紅袍者為門徒約翰。耶穌臨死前對著身旁的門徒說:「看護好你的母親!」從此約翰就將聖母瑪利亞接回自己家裡照顧,視同自己的親生母親。一旁拭著眼淚者為抹大拉的瑪利亞。
整體受到師法最深的勉林(Hans Memling, 1430-1494)的直接影響,包含莊嚴性、人類形貌的寫實主義,以及人物的安排。進一步的活力與親密性,以及戲劇性的動態,則來自於馬西斯(Quentin Matsys, 1466-1530)的影響。整體帶著因追求完美度,而造成的略微僵硬感。
        作品為大衛工坊的作品,阿默德里(Léonce Amaudry)指出,左邊三位人物出自大衛本人之手,整體則由門徒伊森布蘭特(Adriaen Isenbrandt, 1480/1490 1551)完成。大衛的作品對藝術史而言並無多大創新,即使最佳的作品,也只將前輩或當代的作品賦與新的變奏,因而完全為世人所遺忘,直到1860年代,威爾(William Henry James Weale, 1832-1917)在研究布魯日的檔案時,才重現藝術家的生平並重建其藝術特質。1902年在布魯日所舉辦的一場早期法蘭德斯大師繪畫展當中,展出了數量可觀的大衛的作品,其地位才受到更新。



[1] 此為當時埋葬王室成員所使用的份量。
[2] 乳香,植物樹脂製成的香料,一般來自阿拉伯,香味濃郁,因顏色潔白,稱為乳香。所羅門年代以前,乳香只用在會幕和聖殿獻祭的禮儀當中,因為乳香主要用來讓獻祭的過程產生馨香,代表對神的尊崇。乳香亦有止痛、療傷的功效。
[3] 沒藥,一種珍貴的香料,有止血的功能,猶太人有使用沒藥來膏抹屍體的習慣。根據近東古代文獻記載,朝貢時向君王獻上沒藥作為獻禮,因偉大的君王願意為子民犧牲生命。因此,沒藥代表耶穌的犧牲與埋葬。由於天氣炎熱,葬禮通常在死亡當天舉行,遺體經過清洗,裹上亞麻布,並在頭部下方墊塊亞麻方巾,布的折疊處放入蘆薈和沒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