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

畫作:〈Rialto橋與大運河〉




        屬於18世紀城景畫(Veduta)的類型。城景畫為帶有城市建築物的風景畫,最早出現於文藝復興時期,於18世紀取得重大發展。城景畫出現的原因之一是紀念品的需要。18世紀時的歐洲人口是流動的,在羅馬或威尼斯這類的觀光地點的城市政府,希望城市的旅遊業和朝聖持續繁榮,核准了穩定的外國人口數量(含外交官、藝術家、藝術鑑賞家)。大旅遊的風尚,持續宣傳並提高了這些城市的名聲,促成了對城市經濟有貢獻的城景畫的產業。

        城景畫展現了一個國外城市的驕傲面孔,描繪的是最著名的場所、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景色。以畫面為例,出現的便是大運河及沿岸的一些家族府邸。這些府邸多座落在大運河岸邊,兼有家庭、辦公兩方面用途,顯示了它們在城市中的地位。建築物分別呈現羅馬式、哥德式的風格。尖角窗的類型屬於14、15世紀時期的哥德(Gothicque)風格,圓頂式的窄窗則屬於15、16世紀時仿古的羅馬式(Romanesque)風格。

        從18世紀開始,城景畫已形成流派,將視覺感受變成嚴格忠實於光學原則的畫作。瓜第的這件作品源於素描底稿縮小尺寸後所完成的小幅油畫,有利於國外觀光客在露天販售地的便利攜帶。

        作品可能屬於瓜第1740年前的早期作品,有別於後期作品當中加入的想像性,擴大的天光水色空間,以及縮小的建築物等因素。在卡納雷托(Canaletto, 1679-1768)的影響方面,可見於建築物的客觀立體感,俯視的視角,以及強烈的明暗對比。而在個人的風格方面,瓜第的構圖自由,偏愛刻畫城市的一角,反映天空雲彩的散聚及水上風光。色彩則大起大落,物體的輪廓線會突然中斷。人物寥寥幾筆畫出,點出印象,無法清晰辨認細節,風格令人聯想起印象派。然而,人物仍可辨識出貧富階級如貴族與乞丐的對比。這些人物反映的是卑微與豪華、貴族與平民共存的威尼斯,但在瓜第筆下,個別的人物已融入人群,轉為普通的人類形象。整體模糊的形象提示的是一個精緻城市中,可供刺激記憶的一組組散漫人群。

        瓜第的地位在新古典主義時期,因為後期作品的光線運用不夠明亮,遭受批評。但在浪漫主義及印象主義的聲譽確立之後,又重新獲得肯定。

沒有留言: